過去的臨床案例
一年輕人因喜歡上網咖,且長時間翹著二郎腿(翹腳),另有一中校軍官自己充當師傅,連續蹲踞DIY貼磁磚兩天,突然發生腳板下垂無力。
這 Foot drop 垂足現象,是因腓骨頭處腓總神經(common peroneal nerve)受傷,經醫師肌電圖神經診斷證實。需要穿著垂足板以輔助行走,並施以熱敷、功能性電刺激治療、低能雷射、肌力及行走訓練等復健治療,加上服用維他命B群等,至少要六到十二週。
最近的門診臨床案例
最近有二十幾歲一女性穿著牛仔褲,連續數日長時間蹲踞施力刷洗地板,造成腓骨頭處腓總神經(common peroneal nerve)受傷(如下圖所示)產生腳板下垂無力。
經測試腳踝無法背屈曲及大拇趾無法伸展,神經肌電學檢查證實診斷。
經轉介至診所診療,除了安排傳統的復健治療外,另安排每週兩次的針極肌肉電刺激(NEIMS)治療脛前肌及伸拇趾長肌,直接產生功能性刺激:
- 減少肌肉僵硬感
- 增加血液循環,猶如電子pump一般
- 增加踝關節及腳趾頭活動度
經連續四週的治療,大拇趾的活動度已恢復正常及腳踝背屈曲肌力正逐漸復原中,行走能力增加,病人十分滿意目前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