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Top1良醫真心話」出版後個人感言

一位復健科醫師從離島、災區到美國進修,分享他堅守初衷、推廣正確醫學常識,並在健保制度下努力成為良醫的心路歷程。

發布日期: 2017年12月28日

Top1良醫真心話出版後個人感言

我曾在小學作文簿上,寫下「我的志願是成為一位好醫師」。

醫學院畢業後到了金門,看到了離島醫療資源缺乏,雖初出茅廬,也竭盡心力為金門離島軍民服務,貢獻所學,也贏得同袍與居民的讚賞,離開金門前,那與金門朋友依依不捨的離別畫面仍深印我心。

九二一大地震後兩年,外派到家鄉斗六國軍醫院支援一年,曾每週固定到災區古坑支援衛生局的居家復健診療及各偏村巡迴復健醫療,更見識到醫療城鄉的差距!支援期滿,有人問我要不要留在家鄉雲林,不要回台北了,我深深思考過,我不能因此自滿而止步,我需要學更多新的技術與觀念,待以後再回頭造福鄉里!

十二年前遠赴美國費城私立賓州大學醫院進修一年,學得新的技術,也開了眼界,自許回國後要有一番作為:

  • 解決病人的疼痛問題。
  • 營造良好的醫病關係。
  • 親力親為書寫部落格,推廣個人理念及正確的復健醫療常識!

個人的看法,每一位醫師都曾立志成為良醫,只不過是畸形的健保總額制度框架下,每一個醫師因應之道不同,讓整個社會醫病關係趨於緊張。

個人只不過較洞悉這因果,讓利給病人及健保局,也教育病人珍惜有限的醫療資源,走自己喜歡的風格及秉持助人原則,比較穩健踏實一點,僥倖有人欣賞而獲選良醫!只是作法比較低調不著痕跡,與眾不同,並非所有的病人贊同我的理念!不過感謝社會大眾及商業周刊對我的理念支持與愛護!

返回文章列表